心得大全网 >报告大全

分数乘分数的教案优秀5篇

细心设计的教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认真准备好教案,我们的课堂才会丰富有趣,以下是心得大全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分数乘分数的教案优秀5篇,供大家参考。

分数乘分数的教案优秀5篇

分数乘分数的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及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训练学生认真审题,能够选择合理简便的解题方法。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及正确、合理、灵活、迅速的运算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且能根据不同的情况选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灵活、合理地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

1.第74页第1题。

(1)把下面的小数化成分数:

0.125 0.3 0.5 0.6 0.25 0.75

(2)把下面的分数化成小数:

以上各题用投影片出示,指名口答。

2.我们已经知道,分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可以根据已知数的具体情况来确定是先把分数化成小数,还是先把小数化成分数,从而进行计算。

下面各题用什么方法进行计算比较简单?

提问:分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一般情况下化成什么数做比较简便?为什么?

提问:分数和小数乘、除混合运算在一般情况下,化成什么数做比较简便?为什么?(第三种方法最简便,但这种做法只有小数能够被分数的分母除尽时才最方便,一般情况下分数、小数乘除混合运算把小数化成分数来做比较简便。)

(二)学习新课

以上这些计算方法是我们进行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基本方法。

(板书课题: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1)小组讨论:这道题怎样计算比较简便?(把小数化成分数计算比较简便。)

(2)全体同学在练习本上试做,通过试做,体会一下为什么用这种方法进行计算简便?

(3)订正,并且说说这种做法有什么好处?(因为计算分数乘、除法时,有时可以先约分再计算比较简便,所以,分数、小数乘除混合运算一般先把小数化成分数后再计算。)

(1)审题:例5与例4有什么不同之处?

(例4是分数、小数乘、除混合运算,例5是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2)想一想,做这道题的时候,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a.运算顺序;b.选择合理恰当的方法。)

(3)小组讨论:这道题是把小数化成分数算简便,还是把分数化成小数算简便?(把小数化成分数计算比较简便。)

(4)全体同学在练习本上试做。

(5)订正。

(6)小结:我们把题目中的.小数都化成了分数,这样在乘除过程中,有时可以先约分,使得做起来比较简便,同时得到的是一个准确的结果。

(7)如果计算的结果允许取近似值,也可以先把分数化成小数,取它们的近似值进行计算。在本册教材中,一般要求只取两位小数,这种算法在现在电子计算机越来越被广泛使用的社会里是很有价值的,因为,大多数电子计算机都是用小数来计算的。请你用这种方法试做这道题:

≈5.2÷3.2-1.67×0.7(注意:这一步用“≈”)

=1.625-1.169

=0.456

订正此题,并且教师要强调:如果计算的结果允许取近似值,才可以把分数化成小数来计算。

3.小结。

两位同组的同学互相说一说:

(1)分数、小数乘、除混合运算,怎样计算比较简便?

(2)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又怎样计算简便?

看书质疑。

(三)巩固反馈

采用分小组巩固练习的形式。

1.用题板做练习,大面积反馈。

举题板订正,再把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进行比较:

不难看出,第二种方法更简便一些。所以解题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还要根据题目的具体情况,如数的特征、运算符号等决定怎样做简便就怎样做,故在掌握了一般方法的基础上,还要灵活运用。

2.互相帮助:1,3,5组同学做题(1);2,4,6组同学做题(2)。之后,同桌同学交换检查,指出错误,加以改正,使学生掌握检查的方法,并养成检查的习惯。

教师出示正确答案,哪组的同学都做对了就给予表扬。

3.全体同学齐做。

把题中的分数化成小数后再计算。(保留两位小数。)

≈13×0.56-16.24÷3.5

=7.28-4.64

=2.64

(四)课堂总结

分数乘分数的教案篇2

一、梳理知识

1.怎样计算分数乘法

2.怎样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怎样求一个数的倒数?

3.举例说说你能解决哪些用分数乘法计算的.实际问题。

二、基础练习

1.写出下面各题的数量关系式

(1)绿花的朵数是黄花的 。

(2)黄花的朵数比绿花多。

(3)一件上衣降价出售。

(4)实际比计划增产。

2.计算

21×= ×26= ×= ×15×=

3.计算下面各题,再观察每组题目和结果,你有什么发现?

4. ×16 ○16× 13 ○×13 ×○ ×○×

5. 米=( )厘米 吨=( )千克 w w w .x k b 1.c o m

时=( )分 平方米=( )平方分米

6. ×( )=( )×0.5=( )×6=( )×=1

三、应用练习

1.(1)黄花有50朵,红花是黄花的,红花有多少朵?

(2)黄花有50朵,红花比黄花多,红花比黄花多多少朵?

(3)黄花有50朵,红花比黄花多,红花有多少朵?

2.(1)食堂有吨煤,用去一部分后还剩。还剩多少吨?

(2)食堂有吨煤,用去吨。还剩多少吨?

(3)食堂有吨煤,用去。还剩多少吨?

(4)食堂有吨煤,用去。还剩几分之几?

3.一辆卡车1千米耗油升,照这样计算,行千米耗油多少升?50千米呢?

4.一件毛衣原来销售56元,现降低销售,降价多少元?现价是多少元?

5.小军家有5口人,早上每人喝一瓶升的牛奶,一共喝了多少升?每升牛奶大约含钙克,一瓶牛奶含钙多少克?

6.六年级一班有48名同学,二班的人数是一班的,三班的人数是二班的,六年级三班有多少人?

分数乘分数的教案篇3

教学过程:

课前三分钟交流

讲故事《大胆的小猴》,并与大家交流,对学生进行自信、勇敢的培养。

设计意图:课前三分钟交流是孩子们展示的舞台,在这短短的三分钟时间里带给自己快乐、自由和成长。这个环节是师生的最爱。学生自信的主持,精彩的展示,内容的丰富,真可谓色、香、味俱全的大餐。学生展示的内容丰富,可以是数学古诗、数学家的故事、数学要闻、数学成语、数学符号的由来等等形式多样。真是万紫千红,各有千秋。

小组交流、探究、合作学习:

一、展示课前收集的生活中的百分数。

设计意图:小学生学习的数学应是生活中的数学,是学生"自己的数学"。数学来自于生活,又必须回归于生活。数学只有在生活中才能赋予活力与灵性。数学学习内容远离生活无疑是导致学生对数学没有兴趣的根本原因,它使本该生动活泼的数学学习活动变得死气沉沉。有鉴于此,数学的教与学应该联系生活,注重现实体验,变传统的"书本中学数学"为"生活中做数学",体现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生本教育理念。

二、小组交流百分数的意义。

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一个量与另一个量的比较。两个量比较才能产生百分数,只有一个数量是不能产生百分数的。百分数表示的是两个数比较的结果,所以也叫百分率或百分比。

设计意图:尊重学生的主体足够自主的空间、足够活动的机会的教学,让学生自探明之,自求得之,倡导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教学,才能有效地增进学生的发展,创建一种开放的、浸润的、积极互动的课堂文化。

三、小组交流百分数的读法和写法。

读百分数时注意要读成百分之几,不能读成一百分之几。写百分数时,通常先写分子,再写百分号,并注意%的两个小圆圈要均匀且不能过大,以免和分子混淆。

在半分钟内写十个百分数,看看写出的百分数占总数的百分之几,并用自己喜欢的一个百分数说一句话。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交流并展示生活中找到的百分数的读法和写法,又加深理解了百分数的意义。

四、小组交流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

(1)意义不同

分数代表一个数值,也可以代表一个分率。而百分数只能代表一个分率。

(2)读法不同

分数读作几分之几,百分数读成百分之几,不能读成一百分之几。

(3)写法不同,百分数在分子后面加上百分号就行了,而不是写成分数的形式。

(4)分母不同

分数的分母可以是任何一个大于0的自然数。而百分数的分母规定是100。

(5)分子不同

分数的分子必须是自然数。百分数的分子可以是小数,整数,可以大于100,可以小于100。

(6)百分数不可以约分,分数可以约分。

(7)分数单位不同,分数的单位是几分之一,而百分数的单位只能是百分之一。

设计意图:百分数源于分数,而又有别于分数。实践证明,学生认识这一点非常困难,这是长期学习的种属概念负迁移所致。学生会误认为分数与百分数是包含关系,分数有的属性,百分数也一定具有。为了跨越这一认识上的误区,我采用了小组探究交流的方式进行学习,使学生区分清楚百分数和分数是不一样的。

五、生活中的应用

1、经典文化中的百分数。

百发百中——100%;百里挑一——1%。

2、做游戏。

石头剪刀布

规则:两人十次,想一想,你赢了对方几次?赢的次数占总次数的百分之几?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找成语中的百分数和做游戏,已能找出生活中的百分数,并能将百分数应用到平时玩的游戏中。所以此环节承上启下,意在让学生意识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是有用的,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又体现“学生活中的数学、学有用的数学”,符合生本教育的理念,在生活中找例子。

生本教育数学课堂练习是一堂数学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一步深入理解知识、掌握技能技巧、培养积极的情感和态度、促进学生深层次发展的有效途径;所以一节数学课,练习是否有效,将是一节课的点睛之笔。所以课堂练习要设计有挑战性习题,可以通过游戏、猜谜、闯关练习等形式,吸引学生的无意注意,当学生沉迷在问题的情境之中时,他们的无意注意就会转化为有意注意并趋于主导地位,从而达到主动探究的目的。

分数乘分数的教案篇4

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57页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并能应用这一规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能在观察、比较、猜想、验证等学习活动的过程中,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探究问题,培养学生分析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数学验证的思想,培养乐于探究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相关的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正方形纸、直尺、彩笔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温故迁移

1.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2.说一说:商不变的性质是什么?

3.想一想:分数与除法有怎样的关系?

4.猜一猜:除法中有商不变的规律,分数中是否具有类似的规律?

二、设疑激趣,探究新知

(一)故事激趣,引出分数。

说出自己从故事中听到的分数。

(二)小组合作,直观感知。

1.折一折:拿出三张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纸,分别用对折的方法平均分成2份、4份、8份。

2.画一画:画出折痕所在的直线。

3.涂一涂:

(1)给平均分成2份的正方形纸的其中的1份涂上颜色。

(2)给平均分成4份的正方形纸的其中的2份涂上颜色。

(3)给平均分成8份的正方形纸的其中的4份涂上颜色。

4.比一比:比较3张正方形纸涂色部分的大小。

5.议一议:和同伴说说自己的想法。

(二)观察比较,探究规律。

1.这三个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不同,分数的大小却相等。你能找出它们之间的变化规律吗?请同学们四人一组,讨论这个问题。

2.汇报交流。

3.启发点拨。

通过从左往右观察、比较、分析,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小结得出: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乘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那么,从右往左看呢?

让学生再次归纳: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4.归纳小结:引导学生概括出分数的基本性质。

5.启发思考:这里的“相同的数”可以是任何数吗?(补充板书:0除外),你能举例说明吗?

(三)独立尝试,运用规律。

1.学生独立思考,完成例2。

2.反馈交流,订正点拨。

3.小结:我们可以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分母不同但大小不变的分数。

三、达标检测,内化提升(见《达标测试题》)

四、总结收获,评价激励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对自己的哪些表现比较满意?

板书设计:

分数的基本性质

例1:

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例2:

分数乘分数的教案篇5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5,46页内容。

教学目标:

1、了解分数的产生,理解分数的意义。

2 、理解单位“1”的含义,认识分数单位,能说明一个分数当中有几个分数单位。

3、在理解分数含义的过程中,渗透比较,数形结合等数学思考方法,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理解单位“1”,认识分数单位。

教学准备:

学具: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绳子等。

教具:课件,磁扣。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四分之??

老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个数吗?那你们会读这个数吗?它的各个部分(用手指一指分数个部分)分别叫什么名字?

学生思考回答、

2老师小结:看来同学们对于以前学过的知识记得还挺清楚,今天我们将要继续学习有关分数的知识。请和老师一起半数课题。板书课题:分数的意义。

二、探究、理解分数的意义。

1、操作探究

老师:请拿出你们准备的学具,认真阅读屏幕上的活动要求,开始操作。

学生动手操作,老师巡视。

2、反馈交流

老师:现在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表示四分之一的?

3、归纳小结,认识单位“1”

老师:同学们说的都很好。现在请同学们再次观察你们刚刚完成的这些作品,看看他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先自己想一想,在和同桌说一说。

学生:相同点都是平均分成了四份,取其中的一份。不同点是分得东西的总体和东西的数量不同。

老师:我们再来回顾一下我们都平均分了什么?对了,我们平均分的可以是一个物体,也可以是一些物体(板书)我们在平均分时,把这一个物体或者一些物体都看做了一个整体(板书)把这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四份,其中的一份用四分之一表示。这个整体我们也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我们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板书)

老师:以前我们认识分数时知道: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想怎样更新分数的定义呢?学生自己归纳,并找几位学生说一说。

老师:现在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还可以把哪些东西看做单位一?

4、再次研究四分之一,四分之三。

老师;同学们,老师这里也有一幅图,可以用来表示四分之一,课件出示

现在大家能看到的正是这幅图的四分之一,你能猜到这幅图的整体是什么样子吗?

老师:这里的四分之一是把什么看做了单位一?用纸盖住的.部分该用哪个分数表示呢?为什么?

5、研究几分之几。

老师:看来你们都理解了四分之一和四分之三的含义了,接下来就请你们任意写一个人数,再和你的同桌说一说这个分数表示的意义。哪位同学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你写的分数?(用分数的意义说)

三、认识分数单位

老师:同学们都说的很不错,下面同学们打开课本46页完成做一做。

课件出示统一订正并出示分数单位的含义。

出示几个分数,让学生或说他的分数单位。

四、练习

1、48页6,7题。

2、课件拓展练习。

五、看课件了解分数的产生。

六、总结。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海乘工作总结优质6篇

海乘工作总结模板6篇

海乘工作总结推荐8篇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优秀教案8篇

我的妈妈教案优秀8篇

关于雪的教案优秀7篇

树与影的故事教案优秀6篇

门和窗的美术教案优秀7篇

数字9和10的教案优秀8篇

彩色的树中班教案优秀6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64710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