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大全网 >报告大全

工匠的事迹材料7篇

他人的奋斗史就是一部事迹材料,我们可以更加坚定自己的目标和方向,书写一份事迹可以让我们学到成功的经验和智慧,下面是心得大全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工匠的事迹材料7篇,感谢您的参阅。

工匠的事迹材料7篇

工匠的事迹材料篇1

“学技术是其次,学做人是首位,干活要凭良心。”胡双钱喜欢把这句话挂在嘴边,这也是他技工生涯的注脚。

胡双钱是x飞机制造有限公司的高级技师,一位坚守航空事业35年、加工数十万飞机零件无一差错的普通钳工。对质量的坚守,已经是融入血液的习惯。他心里清楚,一次差错可能就意味着无可估量的'损失甚至以生命为代价。他用自己总结归纳的“对比复查法”和“反向验证法”,在飞机零件制造岗位上创造了35年零差错的纪录,连续十二年被公司评为“质量信得过岗位”,并授予产品免检荣誉证书。

不仅无差错,还特别能攻坚。在arj21新支线飞机项目和大型客机项目的研制和试飞阶段,设计定型及各项试验的过程中会产生许多特制件,这些零件无法进行大批量、规模化生产,钳工是进行零件加工最直接的手段。胡双钱几十年的积累和沉淀开始发挥作用。他攻坚克难,创新工作方法,圆满完成了arj21—700飞机起落架钛合金作动筒接头特制件制孔、c919大型客机项目平尾零件制孔等各种特制件的加工工作。胡双钱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全国道德模范称号。

一定要把我们自己的装备制造业搞上去,一定要把大飞机搞上去。已经55岁的胡双钱现在最大的愿望是:“最好再干10年、20年,为中国大飞机多做一点。”

工匠的事迹材料篇2

耿银平

政府工作报告里的新词汇工匠精神,这几日备受关注。工匠精神的理念就是从容独立、踏实务实;摒弃浮躁、宁静致远;精致精细,执着专一。

当下,中国制造正在向中国智造强力迈进,我们要补上工匠精神这一课,让它为中国腾飞,做出积极担当。

从容独立、踏实务实。欲速则不达、萝卜快了不洗泥告诉我们,无论是企业发展、人的发展,太强调快和立竿见影,注定会留下粗糙、浮躁的印记。无法让人永久记住。因此,需要在踏踏实实方面下功夫:不贪多求快,不好高骛远,不眼花缭乱,不惜力,不怕费事。甚至费尽周折没有收获也无怨无悔,不轻言放弃,用一步一个脚印的精神,艰苦磨练,产品和技能才能不断攀越,走向精致。比如大国工匠胡双钱,在自己的行业干了35年,在车间里,他从不挑活,什么活都干,通过完成各种各样的急件、难件,他的技术能力也在慢慢积累和提高。

摒弃浮躁、宁静致远。也就是所谓的职业心境的从容淡泊:外边的世界很热闹,自己却不轻易盲从;灯红酒绿中的诱惑很多,自己却坚守初心,一切走心,像田野一样安静,像诗歌一样平和。静能生慧,静能生乐,所以,工匠们才能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枯燥的专业发展中,拥有不知疲倦的技术性快乐。让技术发展,离浅入深,不断飞跃。比如大国工匠毛腊生,是给导弹铸造衣服的人,在现实生活中,却很无趣,甚至连个爱好都没有,有时甚至连表达都成问题。39年,他只做了一件事——读懂砂子,铸好导弹。他将木讷当做淡定,将无趣当做安静,浮躁少了,当然就能造就技术的辉煌。

精致精细,执着专一。《尚书?大禹谟》有云: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在技术竞争、人才竞争白热化的当下,要想谋求更辉煌的成果,差不多的思维要不得,它会让自己流于庸俗,止于轻薄、肤浅和粗糙。发展思想不精细,产品就上不了档次。所以,我们要有人有我优的技术追求,选定一个目标,努力用一生的时间和更多的精力,精心打造,永不放弃,不遗余力,精益求精,甚至用强迫一样的思维,让技术和产品从99%到99.99%的过程中,迂回推进,不厌其烦,努力坚守,把每一个生产产品,当作工艺品一样精雕细刻、耐心打磨。久而久之,就能创造出与众不同的发展奇迹、震撼效应。比如大国工匠胡双钱,在35年里加工过数十万个飞机零件,在这里面没有出现过一个次品。精细到了何种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人人都有工匠精神,中国智造、中国品质,自然就能更上一层楼。

工匠的事迹材料篇3

身为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淮海工业集团量具钳工、中国兵器首席技师、“三晋工匠”的__,从业39年来共完成1.6万余套专用量具,没有出现一次质量问题。他制作量具不借助任何机器设备,全凭眼看、耳听和手感,就能使量具达到微米级精度。而今,他的任务就是将自己的技艺传承下去。

“带徒弟是一个技术分享的过程,是快乐的。教徒弟能够促使师傅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徒弟的成功也是师傅的成功。”多年来,在该集团工会组织开展的师带徒活动中,__总是毫无保留地手把手教徒弟,凭借特殊的带徒体系,成为大家争相追逐的“明星”,不同班组、不同工种的职工纷纷想要拜他为师。

严要求、敢放手。在带徒弟的过程中,__是出了名的严格。量具是产品的“先行官”。__所在班组生产的专用量规,大多用来检测军工零件是否符合标准,所以对量规的精度要求极高。“量规的精度最高可达头发丝的六十分之一,比绣花还细。”__说,虽然对徒弟要求严格,但也要让他们放手去干活。__在教授一些理论知识后,会让每一个“新手小白”尽快上手实践,大胆尝试。

一人一册一方案。__会根据每名徒弟存在的不同问题,因人而异,制订出适合其实际的目标,并将自己多年来归纳、总结出的“三要诀加工法”“冷热配合法”“基准转换法”等生产中的绝技绝活、先进操作法编写成册发给每一个徒弟,帮助他们在工作中少走弯路,快速成长为公司生产的骨干力量。

20__年,__的徒弟刘希以优异的成绩入选第六届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山西集训队,但高强度的训练让他有点吃不消,想要放弃集训。__看出了刘希的心思,说了一句让刘希至今难忘的话:“天道酬勤。”师傅的这句话一直激励着刘希。最终,在此次大赛中他取得个人第五名的成绩,荣获全国技术能手称号。

工匠的事迹材料篇4

焊接技术千变万化,为火箭发动机焊接,就更不是一般人能胜任的了,高凤林就是一个为火箭焊接“心脏”的人。

高凤林,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国营二一一厂特种熔融焊接工、发动机零部件焊接车间班组长,特级技师。

30多年来,高凤林先后参与北斗导航、嫦娥探月、载人航天等国家重点工程以及长征五号新一代运载火箭的研制工作,一次次攻克发动机喷管焊接技术世界级难关,出色完成亚洲最大的全箭振动试验塔的焊接攻关、修复苏制图154飞机发动机,还被丁肇中教授亲点,成功解决反物质探测器项目难题。高凤林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全军科技进步二等奖等20多个奖项。

绝活不是凭空得,功夫还得练出来。

高凤林吃饭时拿筷子练送丝,喝水时端着盛满水的缸子练稳定性,休息时举着铁块练耐力,冒着高温观察铁水的流动规律;为了保障一次大型科学实验,他的双手至今还留有被严重烫伤的疤痕;为了攻克国家某重点攻关项目,近半年的时间,他天天趴在冰冷的产品上,关节麻木了、青紫了,他甚至被戏称为“和产品结婚的人”。2015年,高凤林获得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高凤林以卓尔不群的技艺和劳模特有的人格魅力、优良品质,成为新时代高技能工人的时代坐标。

工匠的事迹材料篇5

孟剑锋是北京工美集团的一名錾刻工艺师,他用纯银精雕细琢錾刻的“和美”纯银丝巾,在去年北京apec会议上,作为国礼之一赠送给外国领导人及夫人。从业二十年来,他追求极致,对作品负责,对口碑负责,对自己的良心负责,将诚实劳动内化于心,这是大国工匠的立身之本,中国制造的品质保障。

纯手工国礼出自我手

北京apec会议上送给外国领导人和夫人的国礼中有一件看起来是草藤编织的果盘,里面有一条柔软的银色丝巾,丝巾上的图案清晰自然,赏心悦目。为了分别作出果盘的粗糙感和丝巾的光感,孟剑锋反复琢磨、试验,亲手制作了近30把錾子,最小的一把在放大镜下做了5天。

追求极致超越自我

追求极致,这是孟剑锋给自己提的标准。支撑果盘还需要4个中国结作为托儿,工艺标准并没有规定它们必须是手工加工。技师们准备用机械铸造出来,再焊接到果盘上,但是,铸造出来的银丝上有砂眼,尽管极其微小,孟剑锋心里却怎么也过不去这道坎。在他心目中,没有瑕疵,并且是纯手工,这才配得上做国礼。

如今,已经是国家高级工艺美术技师的孟剑锋,对自己还有更高的要求,他觉得要干好工艺美术这行还应该懂绘画,现在有时间就和爱人一起出去写生、练素描。孟剑锋说,有一天,他一定会拿出一个像样的绘画作品,就像做錾刻那样,他就是要超越自己,追求极致。

工匠的事迹材料篇6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特种熔融焊接高级技师,全国十大能工巧匠,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技工学校毕业生。在火箭发动机焊接工作岗位上,刻苦钻研,大胆创新,实现技术革新近百项。提出和创造多层快速连续堆焊加机械导热等多项新工艺方法,攻克运载火箭发动机大喷管焊接难关,高标准地完成多种运载火箭重要部件的焊接任务。

高凤林的工作经历

高凤林1980年技校毕业分配到发动机制造车间从事火箭发动机焊接工作至今,他热爱航天、勤奋实践、立足本岗、刻苦钻研,在焊接方面怀揣超人的独特技能,是年轻技术工人中理论与实践实现最佳结合的典范。在型号生产的新材料、新工艺、新结构、新方法等大型攻关项目,特别是在新型大推力发动机的研制生产、科技攻关中,他多次想人所未想,做人所未做,以非凡的胆识,严谨的推理,娴熟的技艺攻克难关,并结合自己对焊接过程的特殊感悟,深刻理解,灵活而又创造性地将所学知识运用于自动化生产、智能控制等柔式加工中,为国防和航天科技现代化,为型号的更新换代做出了杰出贡献,给企业带来巨大效益,多次受到李鹏、尉健行、刘华清、宋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高凤林的个人贡献

贡献1

在长二捆运载火箭研制生产中,高达80多米的全箭振动试验塔是“长二捆”研制中的关键,而塔中用于支撑火箭振动大梁的焊接是关键的关键,该材料特殊,要求一级焊缝。高凤林经过反复试验,提出了多层快速连续堆焊加机械导热等一系列保证工艺性能的工艺方法,出色地完成了振动大梁的焊接攻关,保证了振动塔的按时竣工和长二捆火箭的如期试验,保证了澳星的成功发射,该工程获得部级项目一等奖。日前,在载人航天工程升级测试中振动大梁焊接质量依然良好,承力从360吨提高到420吨,大梁安然无恙。

为长三甲、长三乙、长三丙运载火箭设计的新型大推力氢氧发动机,由于使用了新技术新材料给焊接加工带来诸多难题,尤其在发动机大喷管的大、小端焊接中,超厚与超薄材质在复杂结构下的对接焊,多次泄漏,高凤林经过反复分析和摸索,终于找出了以高强脉冲焊,配以打眼补焊的最佳工艺措施,攻克了难关。在首台发动机大喷管将被判死刑的关键时刻,高凤林化险为夷,将第一台大喷管推上了试车台,保证了长三甲等型号火箭的研制进度。后连续生产多台,气密试验均一次通过,作为主要完成人,该喷管的`制造工艺荣获航天总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目前长三甲、长三乙已成功地发射了东方红三号,菲律宾马部海等大型通讯卫星,并即将成为探月工程的主力火箭。

贡献2

在国家某重点型号任务研制中,高凤林同志多次受命攻克难关,保证了我国重点型号武器的顺利研制;在国家某特种车的研制中,高凤林同志充分运用焊接系统控制理论,出色的攻克了一系列部组件的生产工艺难关,保证了国防急需,其中后梁和起竖臂分获院科技进步一等奖和阶段成果二等奖。某型号发动机试车多次失败,头部生产试验中断,生产无法继续进行,高凤林同志应邀参加,以气保护双面成型和局部自由收缩焊接等措施终于解决了难关,将试验压力由130个压力提高到180个压力,满足了使用要求,试车得以成功。某型号发动机隔板焊接后易出现裂缝、堵塞等缺陷,有时100%返修。针对这种情况,高凤林大胆提出工艺改进措施,焊出的产品1994至1996三年x光透视合格率连续达到100%,该技术获厂、院科技进步奖,特别是在某型号引射筒的焊接攻关中,在公司总经理的亲自授命下大胆改进,突破难关,使有关单位近一年没有解决的难题得以解决,且大幅度提高了效率和质量,仅三天就生产出6件一次合格率100%的工艺试件,156件产品的生产也只用了一个半月,100%一次合格,保证了近一亿产值的产品交付。

贡献3

在国家863攻关项目50吨大氢氧发动机系统研制中,高凤林同志大胆采用新的工艺措施,突破了理论禁区,创造性的运用b值、s值在多种高低温合金混合焊接接头结构中的应用,解决了有关科技人员久攻不下的难关,多次获奖,为部、院确定的"三转一把火"作出了突出贡献。并为某型号任务国家立项奠定了基础。不断地改进工艺措施,不断地创造新工艺方法,不断地攻克一个个难关,锻炼了高凤林,他练就出一手卓尔不群的焊接技艺,积累了系统解决实际焊接问题的经验与方法。他在型号攻关中的事例不胜枚举。他多次在关键时刻为型号总师、厂、院领导提供技术依据,使长三乙遥二箭(故障处理方案被刘纪原总经理亲率的总公司专家组采纳)、某产品得以顺利发射,也被传为佳话。他运用精湛技艺还修复多台长三甲大喷管,多种型号的焊接工艺改进,及长三、长三甲发动机生产工艺的革新,修复苏制图154飞机发动机,共计节约或避免经济损失一千五百多万元。

贡献4

在公司民用产品真空炉的生产中,高凤林提出的新焊接工艺比原方法提高工效5倍多,节约原材料50%,实现系统批量化生产。仅此一项(节约原材料和提高效率),多年来就为国家节约资金400多万元(该产品也是填补国内空白的项目,已销往美国、波兰、俄罗斯、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巴基斯坦等国家)。

在承接国家“七五”攻关项目,东北哈汽轮机厂大型机车换热器生产中,技术人员一年多未攻克的熔焊难关,高凤林凭着多年的实践经验和反复摸索,终于找到了解决办法,使压了生产单位一年多的两组18台产品顺利交付。经试验换热率达75%,达到了设计要求,为我国新型节能机车的发展铺平了道路。钛合金自行车架焊接是国内一项技术空白,兄弟单位组织技术攻关仍未找到解决办法。临时授命的高凤林经过大量实验,按期焊出了样车,振动实验达20多万次,大大超过了设计振动2万次的要求,填补了该技术国内空白(前航天总公司副总经理夏国洪亲临视察并在航天报头版登载)。

此产品多次参加法国、意大利、德国、美国、中国上海、马来西亚等自行车博览会,受到好评,目前该产品已全部销往欧美、东南亚各国,为国家赚取了大量外汇。协助某研究所攻克了长三甲模盒及大型超薄波纹管的焊接制造难关,使该项制造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因在这之前只有美国等国家生产)。

高凤林个人荣誉

多年来高凤林同志共攻克难关96项之多,1994年以最佳焊缝成型第一个完成美国abs焊接取证认可,受到美国船检官员的称赞并被首推该试件为工艺评定试件。并多次作为厂、院、北京市焊接教练、集团公司命题组长、参加全国比赛,并取得好成绩。著有论文多篇分别发表于《航天制造技术》、《航天产品应用焊接技术》等刊物。

由于贡献突出,其事迹多次被收入《中华名人录》、《当代人才》、《国际人才》等期刊和中央台《实话实说》、《焦点访谈》等节目。授课260课时以上,带徒17名。在钻研业务的同时,高凤林注意提高文化素质,进修本科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他还积极参与党、团、工会等工作,先后担任过团支部书记、党支部青年委员、组织委员、工会分会主席等职,并以自身的表率带动影响青年团员和广大职工群众。自参加工作以来,安心一线工作,多次谢绝了外界高薪聘请,工作加班加点、任劳任怨、刻苦钻研、技术精益求精,是公司青年尤其是青年工人的楷模。

1991年高凤林以精湛的技术和突出贡献被破格评聘为国家技师,1997年被评聘为高级技师,2015年又评聘为特级技师。

1983年以来,高凤林同志连年获得厂、院优秀团员、党员、新长征突击手、先进生产者、十佳青年等称号共二十多项。此外,他还在1986年获北京市国防工业工会优秀积极分子;1991年获部青工技术比赛实际第一、理论第二;1995年获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996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同年获航天百优"十杰"青年、航天部劳动模范、航天技术能手、中央国家机关“十杰”青年;1997年获全国青年岗位能手、全国十大能工巧匠等称号、1999年获中国航天基金奖。

工匠的事迹材料篇7

**工作多年来,从学习中总结,将专业知识应用于实践,结合工作实际撰写了多篇技术论文,分别在《中国电力》《**电力技术》等刊物上发表。他所负责的“丰镇1号机组通流部分改造后振动处理”项目荣获**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年度科技进步三等奖,负责的“大型干式低nox燃气发电工程及综合性能研究”科技项目获**年度****科技进步三等奖。

准大电厂1号机组试运期间,制造厂提供的高压缸启动方式,由于排汽量无法满足空冷厂家明确提出的冬季空冷系统最小防冻蒸汽流量要求,deh相应逻辑组态也不能满足现场要求,**主动请缨,提出在现场自主进行逻辑改造,在通过对其它电厂进行调研后,决定参照600mw机组控制逻辑,制定改造方案,并多次讨论研究,利用仿真试验对逻辑进行不断修改、优化,对控制参数进行整定,最终确定了启动程序及冲转参数,顺利实现了机组高中压缸联合启动一次冲车并网成功,圆满解决了制约机组冬季安全启动的技术难题,为确保机组按期投产并稳定运行奠定了坚实基础。他还先后协助解决了准大电厂和锡林电厂机组大修后振动大、轴瓦温度高等设备故障,准大电厂1、2号机低压缸变形处理,锡林电厂1、2号机调节级围带脱落处理、汽轮机断叶片处理,新丰电厂1号机高中压外缸裂纹处理等重大技术难题,消除了设备隐患,为机组安全稳定运行奠定了良好基础。

**年,为了积极响应国家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达到火电机组超低排放标准,他经过多方调研,提出采用脱硫除尘一体化协同技术方案实施超低排放改造,改造后两台机组的污染物排放均达到国家要求最低控制值,提前完成了节能减排任务,为碧水蓝天保卫战贡献了力量。

面对企业机组能耗指标偏高的困境,**年,他牵头实施了空冷机组乏汽余热利用改造项目。该项目一方面可以提高热能转化效率,大幅减少汽轮机冷源损失,改造后机组供电煤耗同比下降21.95g/kwh,**年,完成供电煤耗310g/kwh,全年可节约标煤价值**多万元,为企业减亏增效作出了突出贡献。另一方面增加机组供热能力50%左右,为呼市地区替代小锅炉供热,减少污染物排放,提升清洁能源供热比例也有着实际意义。

**年,他主持将模型的预测控制先进算法和先进控制技术研究应用于金山热电公司两台300mw机组负荷、主汽压、气温等核心控制系统,取代传统前馈+pid反馈控制模式,解决常规策略在大滞后、多变量耦合过程控制时难以深入兼顾调节速度和稳定性的问题,显著提升了机组负荷跟踪性能,项目实施后,使机组agc调节指标大幅提升,截至**年5月,“两个细则”累计奖励电量达到6027万千瓦时,为公司增加经济收益1705万元。

凭借多年的工作经验,通过细心观察,他发现输煤系统汽车卸煤沟挡煤帘由于挑杆与挡煤帘托滚配合精度太高,而且挡煤帘数量多,稍有误差,容易造成挑杆与挡煤帘托滚配合不当,受力不当,造成挡煤帘损坏,甚至脱落,影响电厂的正常运行。他在潜心研究并大量查阅国内外专业资料的前提下,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发明了一种新型牵引式挡煤板,用牵引式的挡煤帘代替原来挑托式的挡煤帘,用柔性接触代替刚性接触,并且“火电厂汽车卸煤沟牵引式挡煤板”和“火电厂汽车卸煤沟绞龙输煤装置”两项专利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目前已进入成果转化应用实施阶段。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优秀团干部的事迹材料8篇

优秀团干部的事迹材料推荐6篇

优秀团干部的事迹材料优秀5篇

双联户事迹材料7篇

小学事迹材料优秀7篇

小学事迹材料精选7篇

先进科室事迹材料7篇

创建事迹材料7篇

安全标兵事迹材料7篇

优秀科室事迹材料7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65211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